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朱敦儒 朱敦儒〔宋代〕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瞬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不要计较自己的辛勤劳苦,万事本来已命中注定。
有幸遇到三杯美酒,又邂逅了一朵含苞初放的鲜花。短暂的欢乐相聚是如此的亲切,至于明天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了。

注释
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计较:算计。
且:姑且,聊且。
相亲:互相亲爱。

参考资料:完善

1、 徐寒主编. 历代古词鉴赏 上[M]. 北京:中国书店, 2011.06.第277页

赏析

  这首小词从慨叹人生短暂入笔,表现了词人暮年对世情的一种“彻悟”。

  回首平生,少年的欢情,壮年的襟抱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飞逝的岁月在这位年迈的词人心中留下的只有世态炎凉命途多舛的凄黯记忆。所以词的起首二句“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是饱含辛酸的笔触。这两句属对工畅,集中地、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认识。“短如春梦”、“薄似秋云”的比喻熨帖而自然。接下来,笔锋一转,把世事人情的种种变化与表现归结为“命”(命运)的力量。“原来”二字,透露出一种无可如何的神情,又隐含几分激愤。在强大的命运之神面前他感到无能为力,于是消极地放弃了抗争:“不须计较苦劳心”,语气间含有对自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据现有材料,诗人很可能活到近百岁。那么他第二次被罢以后至少又活了十五至二十余年。这期间,他在嘉禾城南放鹤洲筑别墅,其创作主要写隐居生活情趣,这首词即写于这段时间内。

参考资料:完善

1、 陶尔夫,刘敬圻著. 南宋词史 上[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4.09.第38页

简析

  这首词以散文语句入词,表现了词人暮年对世情的彻悟,显露出闲适旷远的风致。起首二句是饱含辛酸的笔触,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认识;接下来,笔锋一转,把世事人情的种种变化与表现归结为“命”的力量;结语两句,则又感慨天道无常,陷入更深的叹息。这首词对仗工整,比喻熨贴而自然,自然流转,全词如骏马注坡,一气直下,上下文的议论使得对应句尤其清新有趣。

朱敦儒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293篇诗文  14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乡村四月

翁卷 翁卷〔宋代〕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丰乐亭记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