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世间哪有如此的怪事,四十万人同一天去死。
堆积的白骨比长年积雪的太行山还要高,鲜血飞迸胜似汾水的溅激。
那白起算得了什么,你们这四十万人为平原君卖命,甘愿找死。
只是至今这里仍阴云密布,夜夜听得到乌鸦和鬼车的哭声。
东方朔也驱不散这里的晦气,巫咸也招不完这里的冤魂。
耕田的农夫常常发现遗迹,那是千年前的武器上了苔痕。
新安演出了同样的悲剧,厉鬼一夜叫去了二十万秦军。
就这样郭开出卖赵国赵高出卖秦国,国家总被奸臣连累到献玺投降而灭亡。
注释
长平:战国时赵邑,在今山西高平西北。赵孝成
此诗是一首吊古战场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人经过长平,想到当年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人的令人不敢置信的凄惨景象,进而想到项羽一夜之间坑杀秦兵二十万,不久秦王子婴成了刘邦的阶下之囚等一系列历史事件。诗人的思绪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大幅度穿插跳跃,将一腔悲愤和理智思考诉之于笔端,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诗中诗人将秦军制造的长平之坑与项羽制造的新安之坑这两件惊心动魄、惨不忍睹的历史事件加以精心的绾合,以涵蓄亭泳、开阖流宕的笔触巧妙地点明秦的暴虐残酷是自取灭亡的根本原因,揭露了统治阶级之间进行的兼并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骇人听闻的深重灾难。全诗构思佳妙、文笔流丽、反思深刻、感叹沉雄。
这首诗的第一部分是前十二句,是回忆长平惨案。诗的头两句如石破天惊,突兀而来。“怪”字,在此是令人惊骇之意。“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两句,则是用夸张的笔法,极力渲染当时的惨状,因而有惊心动魄之效。“锐头竖子”两句,是诗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这两句似乎天外飞来,一反上面惨烈凝重的
《过长平作长平行》是一首七言古诗。诗中将秦军制造的长平之坑与项羽制造的新安之坑这两件惊心动魄、惨不忍睹的历史事件加以精心的绾合,以涵蓄亭泳、开阖流宕的笔触巧妙地点明秦的暴虐残酷是自取灭亡的根本原因,揭露了统治阶级之间进行的兼并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骇人听闻的深重灾难。全诗构思佳妙、文笔流丽、反思深刻、感叹沉雄,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不道宣城,不知言之赏心也。姑孰据江之上游 ,山魁而水怒,从青山讨宛,则曲曲镜湾,吐云蒸媚,山水秀丽清矣。曾过响潭,鸟语入流,两壁互答。望敬亭绛雰浮(山急),令我杳然生翼,而吏卒守之,不得动。
既束带竣谒事 ,乃以青蛙走眺之。一径千绕,绿霞翳染,不知几千万竹树,党结寒阴,使人骨面之血,皆为蒏碧,而向之所谓鸟鸣莺啭者,但有茫然,竟不知声在何处?厨人尾我,以一觞劳之留云阁上。至此而又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往还”造句之精也。朓乎白乎!归来乎!吾与尔凌丹梯以接天语也。
日暮景收,峰涛沸乱,饥猿出啼,予栗然不能止,归卧舟中,梦登一大亭,有古柏一本,可五六人围,高百余丈,世眼未睹,世相不及,峭崿斗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与予所者异。嗟乎!昼夜相半,牛山短而蕉鹿长,回视霭空间,梦何在乎?游亦何在乎?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梦,而梦之非游也,止可以壬寅四月记之尔。